新闻及活动
上一篇文章,我们对CCER项目的基础情况进行了概括性介绍。本篇将结合CCER项目设计文件(PDD)的制定、第三方审定、减排量核算、第三方核查以及最终的减排量注册与签发等关键步骤,着重分析造林碳汇开发的详细流程。
权属确认:确保项目用地权属清晰,具有不动产权属证书、土地承包或流转合同;或具有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批准核发的土地证、林权证。
适用性评估:评估造林活动符合方法学对土地性质、树种、单块土地连续面积、原生树种移除等适用条件要求。
基线情景确定:对比无项目情况下土地的碳汇能力,预估项目碳汇量与成本,判定项目开发可行性。
依据方法学要求编写项目设计文件PDD[详见《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与实施指南》附件4],核心内容包括:
项目公示与意见处理:项目业主应当按照《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在申请项目登记前通过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https://ccer.cets.org.cn/client/home)公示项目设计文件,并且对公示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负责。项目业主公示项目材料时,应当同步公示其所委托的审定与核查机构的名称。公示期为20个工作日。如在公示期内收到意见,项目业主应当对收到的意见进行处理。
项目审定:委托具有资质的审定与核查机构对项目进行审定,将项目设计文件、支持性文件和相关证明提交至审定与核查机构,并且配合审定与核查机构按照《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实施规则》及相关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开展审定工作。
审定与核查机构出具项目审定报告后,由项目业主申请项目登记。申请项目登记时,应当通过注册登记系统提交项目申请表和审定与核查机构上传的项目设计文件、项目审定报告,并附具对项目唯一性,以及所提供材料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负责的承诺书。
项目实施:按项目设计文件实施项目,并记录采用的技术,工艺流程,设施、系统及设备等相关信息;
项目监测:按监测计划实施监测,开展林木生长情况、存活率等信息测量,并记录所有相关监测点信息;
核算减排量:按照项目方法学相关要求,详细说明减排量的核算过程,并说明以下数据的核算方法、步骤、公式和结果。
减排量公示:项目业主在申请减排量登记前通过注册登记系统公示减排量核算报告,并对公示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负责。项目业主公示减排量核算报告时,应当同步公示其所委托的审定与核查机构的名称。公示期为20个工作日。如在公示期内收到意见,项目业主应当对收到的意见进行处理。
减排量核查:项目业主委托具有资质的审定与核查机构对项目减排量进行核查,但不应委托负责项目审定的审定与核查机构开展该项目的减排量核查。项目业主应当将减排量核算报告、支持性文件和相关证据提交至审定与核查机构,并且配合审定与核查机构开展核查工作。
减排量登记申请:审定与核查机构出具减排量核查报告后,项目业主申请减排量登记。项目业主申请减排量登记时,应当通过注册登记系统提交减排量申请表和审定与核查机构上传的减排量核算报告、减排量核查报告,保证项目减排量归属权无争议,并附具对减排量核算报告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负责的承诺书。
项目自愿注销:项目业主可以自愿向注册登记机构申请对其名下已登记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进行注销。注销之后的项目不能再次申请登记,包括但不限于以原项目名义再次申请登记、将原项目拆分后再次申请登记、作为其他项目的一部分申请登记等情形。
上述内容对造林碳汇项目开发流程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介绍,让大家有了一定清晰的认知。但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实际情况往往比理论流程更为复杂。
CCER项目公示收到了不少公众意见反馈,其中造林碳汇项目存在的共性问题最多。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首个完成CCER注册并提交减排量核算报告的项目已经历了近三个月的漫长等待,却仍未收到签发的正式通知。这一现象迅速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在这份绿意盎然的成绩单背后,隐藏着项目设计文件(PDD)中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复杂问题,这些问题如同航行中的暗礁,对项目的顺利进行构成了潜在风险。
在造林项目中,大多数PDD存在着各种瑕疵。这些项目错误类型五花八门,包括低级错误、存在泄漏风险、关键数值获取方式未提及、核算结果可靠性存疑、前后数值/说法矛盾、碳层划分不合理、温室气体排放源有遗漏、项目不合理等。
举例,就拿低级错误来说,诸如遗漏标点符号、错别字等疏忽屡见不鲜。更为严重的是,某些东北地区的项目竟然还在使用已经过时的PDD报告模板,而某些内蒙项目则错误地援引了无效的旧版方法学。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一些看似规范的文件,在深入剖析后却暴露出核算结果的可信度问题。例如,一造林碳汇项目平均每亩减排量高达0.28吨,这一数字乍看之下颇为可观。然而考虑到项目地位于西北,且以灌木造林为主,这一数据不禁让人对其合理性打上问号。再比如,有的项目点疑似与其他项目重合。西北某县造林碳汇项目,根据所提供的造林地点信息仔细比对,竟然发现部分造林区域与另一个已开发的碳汇造林项目区域重叠。
此外,“附件提交不全”是造林项目的另一大问题。从“项目业主营业执照”到“合法性证明材料”,再到“小班信息图”及“预先估算减排量计算表”,这些重要附件的缺失,无疑为后续的登记之路增添了重重障碍。
当然,这只是一个基于当前信息的合理推测,并非确凿的结论。尽管目前的情况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新CCER的首次签发无疑承载着我国碳市场发展的重要使命和期望。
面对这一系列挑战,擎工互联以“碳汇综合管理平台”为支点,为行业伙伴提供精准高效的解决方案。该平台不仅能够协助项目方进行科学的碳汇核算,还能够一站式管理附件资料,确保每一份文件的完整、合规,为造林项目的绿色发展之路保驾护航。
1. 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配置区域、碳层、树种信息,实现多元信息灵活配置。
2. 内置最新版CCER碳汇方法学核算逻辑和因子数据库。在用户进行碳汇核算时,能够自动关联并带入相关因子,极大地简化了核算流程,提高核算效率与准确性。
3. 内置全新PDD模板,只需输入少量关键的项目基础信息,即可快速生成完整且规范的项目设计文件。
在“双碳”目标的征程中,每一份减排努力都如同珍贵的种子,终将绽放出绚烂的花朵;每一处细节的完善,都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贡献。擎工互联诚邀各界伙伴,携手并进,共筑碳汇长城,共同书写绿色环保新篇章。
如果您也正在为化学/化工行业的绿色转型而烦恼,欢迎随时联系我们,让我们携手共创绿色未来!